怎样减少检测试剂盒误差?检验技师应具备从事实验室操作的基本素质和实践经验。能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器械,具有一定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能及时妥善解决。使用校对过的微量移液器,排除自然误差。移液器准确与否对定量检测尤为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值得改进的地方,反复试验确定成立后才能改进。洗涤彻底,如若洗板不彻底,酶结合物本底显色会呈现假阳性。洗涤液要新鲜,现用现配,陈旧的洗涤液会出现本底增高现象,也可能出现假阳性。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其溶液pH值变化不大。乙酸钾溶液(5mol/L,pH4.8)
pH缓冲溶液的效能指标:pH缓冲溶液抵抗外加强酸、强碱的能力可以用缓冲容量β来表示,缓冲容量的意义是,使1L缓冲溶液的pH增大1个单位时需加入的强碱(NaOH)的物质的量(mol),或减小1个pH单位时时需加入的强酸(HCl)的物质的量,显然β越大,缓冲外加强酸强碱的能力就越大。β与pH、总浓度C及共轭弱酸碱的浓度比有关。式中的C为弱酸+弱酸盐(或弱碱+弱碱盐)的总浓度,显然,总浓度越大,缓冲能力就越大。式中的两个δ分别为弱酸HA、弱酸根A-(又称共轭碱)的分布分数值,δ定义为其平衡浓度与总浓度之比(我以前在论坛中曾作过介绍),它们也是pH值的函数。数据学上可以证明:恒定C时,当两个分布分数值均等于0.5时,缓冲容量较大,其实用意义是:选择缓冲溶液体系时,应该选弱酸与弱酸盐的浓度比接近1,而pH值仍能满足配制要求的体系,对于弱碱及弱碱盐溶液,也有同样的要求。环保浸蜡脱蜡透明液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终浓度分别为100 U/mL和100 U/mL,置于4℃冰箱保存。
DC细胞诱导:1) 将收集的PBMC在1640培养基,在37 ℃、5 % CO2条件下在培养板培养4h。2) 轻轻吸取上清,收集贴壁细胞,加入含15%血清,100ng/ml rhGM-CSF、100ng/ml rhIL-4的1640培养基,培养5~7d获得未成熟DC,用25ng/ml hTNF-α刺激2~3天,获得成熟DC。3)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至细胞毛刺样突起,有典型DC形态悬浮细胞。注意事项:细胞较好在细胞贴壁注:分离后细胞较好在贴壁后当天换液(贴壁细胞贴壁能力很弱,润洗时轻柔),过夜后部分细胞漂浮,细胞得率减少。
BMC原代分离步骤:1) 抽取人的外周血于肝素抗凝管中,取足5mL新鲜血液,加入PBS按1:1稀释血液(一般**管2mL+2mL)。2) 取淋巴细胞分离液5mL于15mL灭菌离心管中待用。3) 吸取稀释血液,在离分层液上方1cm处,沿试管壁徐徐加入,使稀释血液重叠于分层液上,并与分离液形成明显界面。4) 室温,离心2000rpm,20min。此时离心管中形成5层:较上面是血浆,血浆层和淋巴细胞分离液之间是淋巴细胞层呈白膜状。5) 小心吸取中间呈白膜状的单个核细胞层,尽量全部吸出单个核细胞。加5倍以上体积的PBS洗2次,每次离心1500rpm,10min。pH缓冲溶液有何用途:检测pH电极的性能。
检测试剂盒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稳定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而且因为一日之内能够检查几百乃至上千份标本,因此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使用规模日益扩展。在检测试剂盒中一般有3次加样步聚,即加标本,加酶结合物,加底物。加样时应将所加物加在检测试剂盒板孔的底部,防止加在孔壁上部,并注意不行溅出,不行产生气泡。加标本一般用微量加样器,按规则的量参加板孔中。每次加标本应更换吸嘴,以免发作交叉污染,也可用一次性的定量塑料管加样。汲取液体时速度不易太快,检测试剂盒避免发生气泡,汲取的量不够准确。鞭毛染色液(Leifson法)
pH缓冲溶液有何用途:用以检定pH计的准确性。乙酸钾溶液(5mol/L,pH4.8)
弱酸-弱碱型缓冲溶液(即共轭酸碱缓冲溶液)、酸式盐缓冲溶液、强酸或强碱溶液。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使用混合体系的缓冲溶液(两种pKa相近的共轭酸碱缓冲溶液混合而成)。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共轭酸碱缓冲溶液,例如,HAc-NaAc、HF-NH4F、NH3-NH4Cl。其实,酸式盐也可作为缓冲溶液,因为酸式盐的pH值大多是恒定的,随其浓度增减的变化不大,例如,NaHCO3溶液在1.0M至0.01M之间,其pH值几乎都在8左右(理论值为8.3),同样可以抵抗溶液中产生的少量强酸、强碱(或外加),保持溶液的pH值恒定或变化微小。强酸、强碱溶液也能缓冲滴定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强酸或强碱,保持溶液的pH值变化很小,故强酸强碱也可作为广义的pH缓冲溶液(以前的分析化学教材就是这样分的),例如,EDTA络合滴定铋,需另外加入一定量的0.1mol/L硝酸溶液,就是为了增强溶液对滴定中产生的H+的缓冲作用。乙酸钾溶液(5mol/L,pH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