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各标准对试验细节均有详细规定。
试验方法 |
试验标准 |
试验周期 |
备注 |
不锈钢晶间腐蚀A法 |
|
4天 |
草酸法 |
不锈钢晶间腐蚀B法 |
7天 |
硫酸-硫酸铁 120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C法 |
13-15天 |
硝酸法 5*48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D法 |
4天 |
硝酸-氢氟酸 2*2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E法 |
4天 |
硫酸-硫酸铜 16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A法 |
GB/T 15260-1994 |
7天 |
硫酸-硫酸铁 120h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B法 |
3(5)天 |
铜-硫酸铜-硫酸 24h或72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C法 |
10-12天 |
盐酸法 168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D法 |
13-15天 |
硝酸法 5*48h |
电解抛光腐蚀, 贵金属及其合金电解浸蚀剂和电解抛光液表
浸蚀剂名称及成分 |
使用方法 |
适用范围 |
王水 |
交流电:6伏 另一电板:石墨 |
铂及其合金、铑及其合金的电解浸蚀。 |
稀王水: 盐酸 25亳升 硝酸 8.3亳升 水 65.7亳升 |
交流电:6~10伏 电流密度:1.5~2.0安/厘米2 时间:8~10分钟 另一电极:纯铂 |
铂、铱的电解浸蚀。 |
盐酸 20亳升 氯化钠 25无 水 65亳升 |
交流电:6伏 另一电极:石墨 时间:1分钟 |
铂、铂钉、铂铱合金的电解浸蚀。 |
盐酸 20亳升 甘油 5亳升 水 70亳升 |
交流电:6伏 另一电极:石墨 时间:30分钟 |
铱及铱铑合金的电解浸蚀。 |
电解抛光腐蚀操作步骤,测量试样抛光的表面积;试样的清洗。磨制完的试样要用洗涤剂彻底清洗,清洗之后再用蒸馏水漂洗,也可用超声波清洗;不锈钢夹子夹住试样,同时用导线将夹子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向电解槽中注入电解液;将已经于电源负极连接好的阴极板放入电解液中;把试样放入电解液中,接通电源,调整电压到所要求的数值,记下时间;如果需要,可调整阴阳极间的距离,调整电流密度;达到所要求抛光时间后,取出试样,切断电源。立即用水对试样进行漂洗,再用酒精漂洗,干燥后就得到了抛光好的试样。
电解抛光腐蚀原理,关于电解抛光原理的争论很多,被公认的主要为薄膜理论。薄膜理论解释的电解抛光过程是:电解抛光时,靠近试样阳极表面的电解液,在试样上随着表面的凸凹不平形成了一层薄厚不均匀的黏性薄膜,这种薄膜在工件的凸起处较薄,凹处较厚,此薄膜具有很高的电阻,因凸起处薄膜薄而电阻小,电流密度高而溶解快;凹处薄膜厚而电阻大,电流密度低而溶解慢,由于溶解速度的不同,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平整,然后形成光亮平滑的抛光面。电解抛光过程的关键是形成稳定的薄膜,而薄膜的稳定与抛光材料的性质、电解液的种类、抛光时的电压大小和电流密度都密切相关。根据实验得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曲线称为电解抛光特性曲线,根据它可以决定合适的电解抛光规范。晶间腐蚀,当漏液时,传感器检测到后停机并且自动打开通风柜,避免给操作员身体带来伤害。
晶间腐蚀涌入,主要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晶间腐蚀破坏晶粒间的结合,降低金属的机械强度。而且腐蚀发生后金属和合金的表面仍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看不出被破坏的迹象,但晶粒间结合力明显减弱,力学性能恶化, 不能经受敲击,所以是一种很危险的腐蚀。通常出现于黄铜、硬铝合金和一些不锈钢、镍基合金中。不锈钢焊缝的晶间腐蚀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大问题。不锈钢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在晶粒之间产生的一种腐蚀现象称为晶间腐蚀。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样品托盘可完全取出,清洗容易。低倍加热腐蚀品牌好
电解抛光腐蚀,选配项:RS485连接 方式任选与计算机通讯。上海低倍加热腐蚀操作简单
低倍组织加热腐蚀,解决所述问题的基本技术方案:一种检验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热、冷酸侵蚀装置,以及操作过程中该装置对操作员安全保护;用耐酸材料(PP材料)的储液槽通过电加热使酸液保持恒温环境状态进行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热、冷酸侵蚀。通过循环储液装置可以防护酸液对操作员更换酸液和放取样品时酸液飞溅带来身体的危害;采用触摸屏人机交互,在硬件结构确定的前提下,通过软件实现具体功能,扩展性好,能很快满足用户特殊需求。上海低倍加热腐蚀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