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是用于标定红外系统的基准源,它的光谱能量是可以通过计算而获得,是工业、实验室、科研、**用来标定红外点式测温仪、线型扫描测温仪、热成像仪的标准源。在**领域,可以作为整套光电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常用黑体炉,用数字显示文控器来控制辐射源温度,可在环境温度与1100℃范围内任意设置黑体辐射温度。精密热电阻、热电偶装在黑体辐射源的内部,能提高黑体的精度和重复性。利用PID温控器使用黑体辐射温度分辨率达到比较高0.1℃,黑体辐射源使用了耐热而性能稳定的保湿材料,具有寿命长、温度稳定快的特点。其内部结构设计紧凑,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是温度测量仪器进行温度校准的较理想的目标源。按照温度范围黑体炉可分为:低温黑体炉、中温黑体炉和高温黑体炉。中低温黑体炉代理商
当谈及黑体的温度精度时,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因素:•温度传感器(通常是Pt传感器)•电子测试单元•温度传感器和发射面之间的导热材料•反射率只要以上因素中有一个没能控制好,就不能保证温度精度。问题是温度芯片和发射表面之间的热接触无法测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说明温度精度时,厂家只能说明其温度传感器结合他们测试卡的精度,而不是黑体温度的实际精度。总之,厂家给出的精度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指导。作为需要慎重考虑的参数,黑体炉的反射率以及温度传感器和发射面之间的导热材料上,从而保证黑体的温度精度尽可能的接近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智能黑体炉推荐咨询对辐射温度计的校准、检定,通常采用比较法,就是通过黑体炉和其他配套设备实现的。
黑体开始发展的是高温黑体,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光学高温计的应用,当时的苏联和英国已经研制出了黑体炉,最高工作温度可以达到2500℃。20世纪60年代,日本生产出卧式黑体炉,最高工作温度为2200℃;同年代,我国也研制出卧式黑体炉,工作温度为900~3200℃。在20世纪60年代,中温黑体就有人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对黑体技术(如黑体腔、等温黑体腔、黑体发射率等)认识不足,甚至将热电偶检定炉的中间放置一个靶子就看作是黑体。自从美国在越南使用红外技术,成功地侦察到密林中的胡志明小道后(注:当时胡志明小道是运输线),随后,各国都开展了红外侦察、红外伪装、红外制导、红外诱饵、空中防卫等技术的研究工作,这就促进了对黑体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对中低温黑体炉的研究。因此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低温黑体,我国对低温黑体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开始。
研究发现,发射率越高,黑体辐射对环境的敏感度越低,受环境温度影响越小。黑体炉的优势之一就是其高发射率,所有的扩展面源黑体的发射率都是,腔式黑体的发射率>。扩展面源黑体的通过其符合LNE(与NIST同等的法国标准)特定的一种特定涂料来实现高发射率。HGH通过对黑体进行辐射校准来实现黑体在1到14um的整个波长范围内其等效发射率达到1。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来了解辐射校准的重要性:100℃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做辐射校准和做辐射校准的情况下测量黑体(发射率)的温度(通过红外温度计)。不做辐射校准的情况下其表面温度为98℃,而做过辐射校准后其表面温度为100℃。考虑到这种情况,有些人可能认为反射率不如等效反射率那么重要。然而,辐射校准是在实验环境中计算得出的,实验环境温度大概在22-23℃左右,并且是在光谱中的特定波段,其校正结果只在该实验温度和波段下有效。因此这种情况下需要严格控制工作环境的温度。 腔体式黑体炉的有效辐射面较小,且隐藏在体腔内,更容易控制温度。
对于测试和研究中所采用的黑体,是根据需要设计,种类繁多。用于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的黑体,是一个界于腔式黑体和面源黑体之间的黑体,发射面只有Φ10mm。用于辐射温度仪器中定点校准用的黑体,是一个定温度的辐射能量很稳定的光源。在****系统使用的黑体中**小只有小手指大,因此称为指状黑体;为了模拟目标,在一个平面上分隔成多个不同温度区域的**面源黑体称为目标模拟器。等等。——简易黑体对于红外热像仪检测或校准时,特别是对于辐射率低,如光亮反射或低频率物体,或不明的物体的温度测量,可通过黑体漆或黑体胶带来确定其辐射率,从而达到准确测温的目的。 黑体炉采用自动升温控温方式,安全可靠,升温速度快,温度稳定性好。德国进口黑体炉供应商
便携式红外体温枪黑体炉,是校准红外耳温枪与额温枪的理想产品。中低温黑体炉代理商
BR400黑体炉,由环温+10℃~400℃内任意一温度点皆可随需要调整。稳定、重复的校正面板让使用者能快速而准确地校正及测试红外线高温计(红外测温仪)。黑体开孔直径Φ125mm的面积,适用大部份的红外线高温计(红外测温仪)。系统另有RS-232或485的计算机通讯接口方便计算机控制设定温度及自动测试。功能特点:●温度范围:环温+10℃~400℃●采用自动升温控温方式、安全可靠、温度稳定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使用双排数字显示测量值及设定值●紧凑而坚固的设计、集校准与测试的完美结合中低温黑体炉代理商